首页 > 诗文 > 诗文 > 翻译及注释

《堤上行三首》翻译及注释

唐代刘禹锡

酒旗相望大堤头,堤下连樯堤上楼。

译文:酒旗相望着在大堤的上头,堤下船连船,堤上楼挨楼。

注释:樯:原指帆船上挂风帆的桅杆,引申为船。

日暮行人争渡急,桨声幽轧满中流。

译文:天色将晚,行人急忙争渡,桨声幽轧轧,船儿满中流。

注释:幽轧:划桨声。中流:在水流之中。

江南江北望烟波,入夜行人相应歌。

译文:江南江北同望波浪江烟,入夜行人还对歌在江边。

注释:烟波:烟雾苍茫的水面。

桃叶传情竹枝怨,水流无限月明多。

译文:《桃叶歌》表达了爱情,《竹枝词》诉说着哀愁,水流和月光无穷无尽哟,恰似歌声中的情感绵绵。

注释:桃叶:乐府歌曲名。这里借指民间流行的表达爱情的歌。竹枝怨:《竹枝词》诉说哀怨。竹枝词是一种诗体,是由古代巴蜀间的民歌演变过来的,刘禹锡把民歌变成了文人的诗体。这些民歌中有一些情歌,但多表达怨苦之情。夔州一带,是竹枝词的故乡。月明:月亮光。

长堤缭绕水徘徊,酒舍旗亭次第开。

译文:长堤弯弯曲曲,堤内水徘徊,酒舍旗亭一家挨一家地排开。

注释:次第:顺序。一个挨一个地。

日晚出帘招估客,轲峨大艑落帆来。

译文:傍晚时挑出杏帘儿招徕顾客,高高的大船落帆靠岸停下来。

注释:轲峨:高大的样子。

刘禹锡简介

唐代·刘禹锡的简介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 刘禹锡的诗(65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