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ǎn

典礼


拼音diǎn lǐ
注音ㄉ一ㄢˇ ㄌ一ˇ

繁体典禮
词性名词


典礼

词语解释

典礼[ diǎn lǐ ]

⒈  隆重地举行的仪式。

开学典礼。

ceremony; celebration;

引证解释

⒈  制度礼仪。

《易·繫辞上》:“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
《后汉书·延笃传》:“朝则诵 羲文 之《易》, 虞 夏 之《书》,歷 公旦 之典礼,览 仲尼 之《春秋》。”
宋 司马光 《稷下赋》:“修先王之典礼,践大圣之规模,德被品物,威加海隅。”
《元典章·兵部三·铺马》:“为治之道必先信其赏罚之道,尤宜重其典礼。”

⒉  指某些隆重仪式。

《清史稿·礼志八》:“二月, 文华殿 成,举行典礼。”
赵树理 《登记》四:“隔了一天,区公所通知村公所,说 小晚 和 艾艾 的婚姻是模范婚姻,要村里把结婚的日期报一下,到那时候区里的干部还要来参加他们的结婚典礼。”

⒊  掌管礼仪。

《孔子家语·五帝德》:“﹝ 帝尧 ﹞富而不骄,贵而能降, 伯夷 典礼, 夔 龙 典乐。”
《史记·郑世家》:“夫 齐,姜 姓, 伯夷 之后也, 伯夷 佐 尧 典礼。”

⒋  指掌管礼仪之官。 周 时为太史。

《礼记·王制》:“命典礼考时月,定日,同律,礼,乐,制度,衣服,正之。”
孔颖达 疏:“典礼之官,於 周 则太史也。”

国语辞典

典礼[ diǎn lǐ ]

⒈  公开且庄重的仪式。

如:「每年元旦,总统府前都会举行升旗典礼。」

仪式

⒉  典法礼仪。

《易经·系辞上》:「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
《文选·曹植·七启八首之八》:「赞典礼于辟雍,讲文德于明堂。」

⒊  职官名。掌管礼仪,清末有典礼院,由礼部改设。

分字解释


※ "典礼"的意思解释、典礼是什么意思由词语大全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国庆典礼的盛大场面,至今还为市民们津津乐道。

2.一名韩国总统发言人周六表示,韩国总统金大中将前往奥斯陆颁赠诺贝尔和平奖,颁奖典礼将于十二月十日举行。

3.在年底各形各色的颁奖典礼中,美容大奖是极少数以评选产品而非人物的颁奖典礼。

4.国庆阅兵典礼上,列队正气的解放军叔叔浩浩荡荡地在天安门前经过。

5.另外,一些指责学院奖的获奖人曾抵制颁奖典礼,并拒绝领取属于自己的奥斯卡小金人。

6.一项关于毕业典礼官员的研究表明颁发学位证书时,在多次握手过程中几乎不会产生有害细菌的传播。

7.但是无论对于电视机前的观众还是演播室的到场人员来说,可能这一届颁奖典礼比以往任何一届更好的证明,结果没有那么重要。

8.国庆典礼的盛大场面,至今还为市民们津津乐道。

9.第14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在历经9天的上海“黄梅季”之后,昨晚在金爵奖颁奖典礼暨闭幕式时,难得雨停。

10.1月17日晚,长沙市工商界人士迎春酒会暨首届转型升级“双十佳”颁奖典礼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