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é

节义


拼音jié yì
注音ㄐ一ㄝˊ 一ˋ

繁体節義

节义

词语解释

节义[ jié yì ]

⒈  亦作“节谊”。

⒉  谓节操与义行。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节谊”。谓节操与义行。

《管子·君臣上》:“是以上之人务德,而下之人守节义。”
《后汉书·安帝纪》:“其赐人尤贫困、孤弱、单独穀,人三斛;贞妇有节义十斛。”
李贤 注:“节谓志操,义谓推让。”
《新唐书·张建封传》:“帝又使左右以所持鞭赐之,曰:‘卿节谊岁寒弗渝,故用此为况。’”
按,《旧唐书·张建封传》作“节义”。 元 李文蔚 《圯桥进履》第三折:“论节义呵,我学那存忠孝施正礼行仁道治纲常 伊尹 扶 汤。”
清 顾炎武 《述古》诗:“孝武 尊六经,其功冠百王,节义生人材,流风被 东京。”

国语辞典

节义[ jié yì ]

⒈  操守与正义。

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呜呼!士穷乃见节义。」

分字解释


※ "节义"的意思解释、节义是什么意思由词语大全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那些充满了忠孝节义、悲欢离合的故事曾迷惑了他。

2., 总结为三个原点,分袂为"宣传忠孝节义""默示赫然的民族意识""通达矫捷的人性观点"。

3.大团圆的终局,忠孝节义的观点,怪力乱神以及迷信的故事,都是农人兴味稠密的题材。

4.民国初年,一二桀黠之徒,利用国民弱点,遂倡为无秩序之平等,无界说之自由,谬种流传,人禽莫辨,举吾国数千年之教泽扫地无余。求如前史所载忠孝节义诸大端,几几乎如凤毛麟角之不可多得也。袁世凯

5.笔力千钧,以浪漫主义的笔调刻画了节义之士意气风发、顶天立地的气概,写出了节士发奋报国、立志灭敌的志向。

6.非论是岳飞也罢,其他的人也罢,他们的步履事实下场不能根柢转变忠孝节义这些封建道德蓝本的阶级素质。

7.非论是岳飞也罢,其他的人也罢,他们的步履事实下场不能根柢转变忠孝节义这些封建道德蓝本的阶级素质。

8.关公为什么在中国老百姓中有那么大的威望,因为关公是中国人忠孝节义的典范。

9.文明谦和,礼仪周全;文明胸怀,海纳百川;文明诚信,一诺千金;文明帮扶,爱心无限;文明纯洁,一尘不染;文明节义,宁折不弯;文明前程,光辉灿烂!

10.如果失法失道背道而驰只会留下千古恨,这儿和转危为安见节义是相互关联的,这几句都是在劝摄政君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