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有关寻的成语

有关寻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寻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枉尺直寻枉:弯曲;直:伸直;寻:古量名,八尺。屈折的只有一尺,伸直的却有一寻。比喻在小处委屈一些,以求得较大的好处。先秦 孟轲《孟子 滕文公下》:“枉尺而直寻,宜若可为也。”朱熹集注:“枉,屈也;直,伸也。八尺为寻,所屈者小,所伸者大也。”
经丘寻壑指游览山水。宋朝胡继宗《书言故事·地理类》:“游览自娱,曰得经丘寻壑之乐。”
异乎寻常异:不同;寻常:平常 。不同于平常。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70回:“耽误了点年纪,还没有甚么要紧,还把他的脾气惯得异乎寻常的出奇。”
鼠穴寻羊比喻没有功效的做法。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第四卷:“余笑曰:‘此之谓鼠穴寻羊,蜂窠唱戏,非以诗学教人之道也。’”
寻花问柳随意漫游;玩赏春景。也比喻男子引诱玩弄妇女;特指宿娼狎妓。寻:探访。唐 杜甫《严中丞枉驾见过》诗:“元戎小队出郊炯,问柳寻花到野处。”
耐人寻味耐:经得住;寻味:认真体会。经得住认真体味。清 张贵胜《遣愁集 卷一 绝倒》:“卢家子年暮而为校书郎‘条眉批’,从对面托出,耐人寻味。”
寻瑕伺隙寻:找;瑕:玉上的斑点,比喻缺点;何:观察,隙:空子,机会。找别人缺点,看是否有空子可钻。指待机寻衅。汉·吾丘寿王《骠骑论功论》:“内用商鞅李斯之谋,外用白起王翦之兵,窥闲伺隙。”
寻死觅活叫喊着要去死。多形容因极其悲痛或耍无赖而疯疯颠颠的样子。元 关汉卿《金钱池》:“只为杜蕊娘他把俺赤心相待,时常与这虔婆合气,寻死觅活,无非是为俺家的缘故。”
东寻西觅指到处张罗。《平妖传》第十回:“比及让了他罢了,又来东寻西觅,只恐还在左近,放心不下。”
寻章摘句读书时只注意摘录一些漂亮词句;不作深入研究。也指写作时摘引、堆砌现成词句;缺乏创造性。寻:寻找;章:篇章;摘:摘抄。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吴主传》:“屈身于陛下,是其略也”裴松之注引《吴书》:“虽有余闲,博览书传历史,藉采奇异,不效诸生寻章摘句而已。”
寻根追底追求根底。一般指追问一件事的原由。
骑马寻马比喻已经有了好处,还要去谋另外的好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一回:“如果收了我的实收,他自然照应我。彼时间骑马寻马,只要弄到一笔大大的银款,赚上百十两扣头,就有在里头了。”
买笑寻欢嫖娼狎妓,寻欢作乐。同“买笑追欢”。欧阳予倩《潘金莲》第二幕:“他仗着有钱有势,到这儿来买笑寻欢,他哪儿有甚么真情真义?”
觅迹寻踪觅:找;踪:迹,脚印,指行踪。到处寻找别人的行踪。元 吴昌龄《张天师断风花雪夜》第一折:“却待要拄眼睁睛,觅迹寻踪,莫非他锦阵花营,不曾厮共,险教咱风月无功。”
无际可寻找不出缺漏之处。《魏书·李孝伯李冲传论》:“人参心膂,出干政事,献可替否,无际可寻。”
讨是寻非惹是生非,故意挑剔。明·无名氏《白兔记·诉猎》:“哥嫂每夜里巡更不睡,讨是寻非。哥嫂他那里昧己瞒心,料想苍天不负亏。”
毫末不札,将寻斧柯比喻祸害萌生时若不重视,酿成大患,再要消除,就很困难。《孔子家语 观周》:“勿谓何伤,其祸将长;勿谓何害,其祸将大……焰焰不灭,炎炎若何?涓涓不壅,终为江河;绵绵不绝,或成网罗;毫末不札,将寻斧柯。”王肃注:“札,拔也;寻,用者也。”
吊古寻幽吊:凭吊;幽:幽境。凭吊古迹,寻找幽境,感怀旧事。明·冯梦龙《古今小说》第三十卷:“游山玩水,吊古寻幽,赏月吟风,怡情遣兴,诗赋文词,山川殆遍。”
祸乱相寻寻:连续不断而来。祸患战乱接连不断地发生孙中山《心理建设》第六章:“此所以祸乱相寻,江河日下,武人专横,政客捣乱,而无法收拾也。”
逐影寻声谓多方寻求罅隙。《明史·外戚传序》:“在廷诸臣好为危言激论,汰如寿宁兄弟,庸驽如郑国泰,已逐影寻声,抨击不遗余力。”
寻源讨本穷本溯源。唐·刘知畿《史通·申左》:“如二传者,记言载事,失彼菁华,寻源讨本,取诸胸臆。”
寻短见自杀的俗称。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6回:“人家并没有威逼他,是他自寻短见。”
覆蕉寻鹿覆:遮盖;蕉:同“樵”,柴。比喻把真事看作梦幻而一再失误。清·吴趼人《糊涂世界》序:“守株待兔之举,视若不二法门,覆蕉寻鹿之徒,尊为无上妙品。”
寻寻觅觅觅:找寻。指反复寻求探索。形容六神无主,像是找寻失掉的东西似的。宋·李清照《声声慢》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尺枉寻直枉:弯曲;寻:古长度单位,1寻=8尺;直:伸。弯曲一尺而使得一寻伸直。比喻微小的让步换来较大的利益。晋·陈寿《三国志·蜀志·绤正传》:“小屈大申,存公忽私,虽尺枉而寻直,终扬光以发挥也。”
寻欢作乐寻求欢快;设法取乐。形容追求享乐。清 吴梅《风洞山》附《先导》:“风尘倾洞,天地丘墟,这班人儿还要演起戏来寻欢作乐。”
追根寻底见“追根究底”。沙陆墟《魂断梨园》第二十九回:“若是追根寻底,一定会牵涉到白玉梅身上来。”
自寻烦恼自己找来不必要的烦恼巴金《家》六:“他不能够说服她们,他又何必自寻烦恼,浪费精力呢?”
拔树寻根比喻追究到底。元 无名氏《碧桃花》第一折:“俺那里有的是秦人晋人,你可也休将咱盘问,则管里絮叨叨拔树寻根。”
寻根问底见“寻根究底”。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回:“至于内中暧昧情节,谁曾亲眼见来,何必去寻根问底!”
寻风捉影犹捕风捉影。喻说话做事毫无根据。明·李诩《戒庵老人漫笔·女辩继母诬陷疏》:“又不曾经获某人,乃以数句之诗,寻风捉影,陷臣死罪。”
寻事生非形容有意制造事端,制造纠纷。艾芜《乌鸦之歌》:“现在他也只有忍了,人家往往要来寻事生非,正愁找不着漏洞哩。”
自寻死路指自己走上毁灭的道路。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7回:“话说杨志当时在黄泥冈上,被取了生辰纲去,如何回转去见得梁中书,欲要就冈子上自寻死路。”
拨草寻蛇比喻招惹恶人,自找麻烦。明 汤显祖《牡丹亭 回生》:“咳,柳郎真信人也。亏杀你拨草寻蛇,亏杀你守株待兔。”
寻衅闹事衅:事端。寻找嫌隙,挑起事端。
寻根究底寻找根源;追究底细;弄清来龙去脉。寻:寻求;寻找;根:根源;根由;究:探究;追究;底:底细。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39回:“刘姥姥是信口开河,情哥哥偏要寻根究底。”
覆鹿寻蕉覆:遮盖;蕉:同“樵”,柴。比喻把真事看作梦幻而一再失误。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周穆王》:“郑人有薪于野者,……,覆之以蕉,不胜其喜。”
打着灯笼没处寻比喻很难得,不容易得到。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5回:“要错过了,打着灯笼没处寻!”
非同寻常寻常:平常。不同于平常。形容人或事物很突出;不同于一般。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2回:“况且他也是王爷之分,非同寻常可比。”
问柳寻花①玩赏春景。②后人以“花”、“柳”比喻妓女,故以“问柳寻花”谓狎妓。唐·杜甫《严中丞枉驾见过》:“元戎小对出郊外,问柳寻花到野亭。”
蹄闲三寻见“蹄间三寻”。
寻壑经丘寻幽探胜,游山玩水。语出晋·陶潜《归去来辞》:“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寻行数墨寻行:一行行地读;数墨:一字字地读。指只会诵读文句,而不能理解义理。也指专在文字上下功夫。宋 韩虎《涧泉日记》中卷:“其寻行数墨,又拘拘以论说为学。”
觅柳寻花觅:寻找。欣赏春天的景色。也指狎妓。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0卷:“那儿子却是风流博浪的人,专要结识朋友,觅柳寻花。”
寻消问息寻、问:打听。打听消息。明·冯梦龙《醒世通言》卷十三:“今日慕小妹之才,虽然炫玉求售,又怕损了自己的名誉,不肯随行逐队,寻消问息。”
寻踪觅迹觅:找;踪:迹,脚印,指行踪。到处寻找别人的行踪。元 李好古《张生煮海》第二折:“小生张伯腾,恰才遇着的那个女子,人物非凡,因此寻踪觅迹,前来寻他。”
寻弊索瑕犹言吹毛求疵。明·沈德符《野获编补遗·内阁·江陵议分祀天地》:“江陵身后,攻之者寻弊索瑕,以功为罪。”
哑子寻梦见“哑子做梦”。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二折:“似鳔胶粘住口角,似鱼刺嘎了喉咙,低着头似哑子寻梦。”
寻花觅柳见“寻花问柳”。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结构》:“貌虽癯而精血未耗。寻花觅柳,儿女事犹然自觉情长。”
寻风捕影寻:探求。探风势,捉影子。比喻说话做事毫无根据。晋·陆机《演连珠》:“是以重光发藻,寻虚捕景。”
天上少有,地下难寻形容极其稀少。清·李绿园《歧路灯》第八回:“上通天文,下察地理,这样先生,天上少有,地下难寻。”
墨丈寻常古代重量单位,1墨=5尺,1丈=2墨;1寻=8尺,1常=2寻。比喻不太长的距离。春秋·鲁·左丘明《国语·周语下》:“不过墨丈寻常之间。”
寻幽入微寻幽:探究深奥难明的事理。入微:达到极其细致、深刻的地步。形容对深奥的事理探求达到非常深刻的程度。《北史·杨伯丑传》:“分析爻象,寻幽入微。”
寻幽探胜探:寻求。胜:胜地,风景优美的地方。游览山水时寻找、搜索幽雅的胜地。亦作“寻幽探奇”、“寻奇探幽”、“探幽选胜”。唐·李白《春陪商州裴使君游石娥溪》诗:“寻幽殊未歇,爱此春光发。”
无迹可寻没有踪迹可以寻求。多谓处事为文不着痕迹。《宋书·谢方明传》:“有必宜改者,则以渐移变,使无迹可寻。”
超乎寻常在合理或可以接受的限度以外,极不公平、极粗鲁或极不正义。孙力《都市风流》第五章:“张义民以超乎寻常的忍耐力来对待这场决定他命运、前途的恋爱。”
寻流逐末犹舍本求末。宋·朱熹《答吕伯恭书》:“因悟向来涵养功夫全少,而讲话又多强探,必取寻流逐末之弊,推类以求,众病非一,而其源皆在此。”
寻枝摘叶比喻追求事物次要的、非根本的东西。宋 严羽《沧浪诗话 诗评》:“建安之作,全在气象,不可寻枝摘叶。”
寻山问水寻:探求。游山玩水。元·石子章《竹坞听琴》第二折:“只待要说古谈今,寻山问水,傍柳穿花,那里也修身正己,利民润物,治国齐家。”
寻行逐队犹言成群结队。形容众多的人依次成行成队。明·冯梦龙《古今小说》第五卷:“众人寻行逐队,各据坐头,讨浆索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