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有关鸿的成语

有关鸿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鸿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鸿鹄将至鸿鹄:天鹅。指学习不专心。现表示将有所得。先秦 孟轲《孟子 告子上》:“使奕秋诲二人奕,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奕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史记·陈涉世家》:“嗟呼,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惊鸿艳影惊鸿:轻捷飞起的鸿雁。形容女子轻盈艳丽的身影。多就远望而言。清·王韬《鹃红女史》:“遥见楼头有一女子凭栏临波凝睇,素妆淡服,丰神绝世,惊鸿艳影,湖水皆香。”
燕雀安知鸿鹄志鸿鹄:天鹅。比喻庸俗的人不能理解志向远大者的抱负。西汉 司马迁《史记 陈涉世家》:“嗟呼,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鸿儒硕学鸿儒:大儒;硕学:有很多学问的人。泛指学识渊博、造诣很深的学者。《晋书·儒林传序》:“鸿儒硕学,无乏于时。”
钜学鸿生学识渊博的人。汉 扬雄《羽猎赋》:“于兹乎鸿生钜儒,俄轩冕,杂衣裳,修唐典,匡《雅》《颂》,揖让于前。”
来鸿去燕比喻行踪漂泊不定的人。清 黄景仁《稚存从新安归作此寄之》诗:“来鸿去燕江干路,露宿风飞各朝暮。”
鱼网鸿离鸿:鸿雁;离:遭受。张网捕鱼,捉到的是鸿雁。比喻得到的不是自己想要的。《诗经·邶风·新台》:“鱼网之设,鸿则离之,燕婉之求,得此戚施。”
鸿鹄之志鸿鹄:天鹅。天鹅所有的志向。比喻远大志向。西汉 司马迁《史记 陈涉世家》:“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哀鸿遍野哀鸿:鸿雁找不到安栖的地方;没有目的地飞着;悲哀地叫着。比喻到处都是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诗经 小雅 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嗷嗷。”
翩若惊鸿翩:轻快;轻盈。轻快得像惊飞的鸿雁;形容姿态轻盈。三国 魏 曹植《洛神赋》:“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燕雀不知鸿鹄志鸿鹄:天鹅。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清·黄世仲《洪秀全演义》第21回:“乃向其乡人说道:‘我今将为状元,不久便作开国元勋矣!何以贺我?’乡人益非之。刘赞臣叹道:‘此所谓燕雀不知鸿鹄志也。’”
鸿篇钜制①杰作。敬称他人的作品。②规模宏大的著作。清·叶迁琯《吹网录·魏太和铜熨人款识》:“观察所征鸿篇钜制已多。”
雪泥鸿迹同“雪泥鸿爪”。清·冯珍《摸鱼子·寄戴受兹》词:“去年曾记深宵语,也算雪泥鸿迹。”
鸿运当头鸿运:大好的运气。正是走好运的时候。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雪公,你鸿运当头,做事千万要漂亮。”
鸿飞霜降鸿雁为候鸟,每年深秋归飞,其时开始霜降,因用以指时序的变化和年岁的更换。
哀鸿遍地比喻到处都是流离失所的灾民。黄侃《水龙吟 秋花》词:“天涯吟望,哀鸿遍地,都成秋侣!”
鸿爪留泥同“鸿爪雪泥”。清·查慎行《顾侠君庶常招饮晚翠阁》诗之二:“依稀宣北坊西角,鸿爪留泥我亦曾。”自注:“癸酉夏秋间,余寓居此巷。”
飞鸿雪爪见“飞鸿印雪”。清·陈维崧《风入松·纳凉》词:“浮世飞鸿雪爪,故山乱叶茅庵。”
鸿鳦满纸亦作“鸿乙满纸”。形容书写潦草,随意涂抹。
谈笑有鸿儒鸿儒:大儒,有名的学者。与学问渊博的人在一起无拘无束地谈笑。指交游的人不同一般。唐 刘禹锡《陋室铭》:“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鸿毛泰山比喻轻重相差极大。西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巨学鸿生巨:大;鸿:通“洪”,大;生:读书人。比喻学识渊博的人。汉·扬雄《羽猎赋》:“于兹乎鸿生巨儒,俄轩冕,杂衣裳,修唐典,匡《雅》《颂》,揖让于前。”
目断飞鸿断:断绝;鸿:鸿雁。目送大雁飞去,直到看不见。形容离别的悲凄之情。明·无名氏《鸣凤记·邹慰夏孤》:“此情未语泪先溶,自今别去,目断飞鸿。”
鸿飞冥冥冥冥:遥空。大雁飞向远空。比喻远走避祸。汉 扬雄《法言 问明》:“治则见,乱则隐。鸿飞冥冥,弋人何篡焉?”
社燕秋鸿燕子和大雁都是候鸟,但在同一季节里飞的方向不同。比喻刚见面又离别。
鸿业远图鸿:大。宏伟的事业,远大的志向或谋划。孙中山《上李鸿章书》:“若国家不为体恤,不为保护,则小者无以觅蝇头微利,大者无以展鸿业远图。”
飞鸿印雪比喻事情经过所留下的痕迹。宋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举如鸿毛,取如拾遗举一根羽毛,拾一件东西。比喻事情容易做,不费气力。《汉书·梅福传》:“举秦如鸿毛,拾楚若拾遗。”
鸿雁哀鸣哀:悲哀。比喻流离失所的灾民生活凄惨。《诗经·小雅·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嗸嗸。”
雪泥鸿爪指鸿雁在泥雪地上留下的爪印。比喻往事遗留下的痕迹。鸿:鸿雁。宋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诗:“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目断鳞鸿鳞鸿:鱼和雁,比喻书信。形容望眼欲穿,盼望书信到来。明·张景《飞丸记·誓盟牛女》:“小姐,看你背里沈吟,想是心中明白,何不口传信息,免他目断鳞鸿。”
鸿篇巨制鸿:巨;大。指大篇幅的巨型著作。清 梁启超《饮冰室诗话》:“其鸿篇巨制,洋洋洒者,行将别裒录之为一集。”
重于泰山,轻于鸿毛泰山:山名,在山东省,主峰海拔1524米;鸿毛:大雁的毛。形容意义重大或比大雁的毛还轻,指双重价值高晓声《刘宇写书》:“是的,刘宇要死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刘宇如果死了,究竟算泰山还是算鸿毛,只有天晓得。”
鸿泥雪爪见“鸿爪雪泥”。《筱园诗话》卷四引清·吴牧驺《题吴和甫学使纪游图》诗:“使君蒿目意不愉,遣兴忽写卧游图。鸿泥雪爪无处无,一一俱请丹青摹。”
鸿爪雪泥比喻往事留下的痕迹。语本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语出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雪上偶然留爪印。”
鸿鹄与鸡形容认真考察身边的有用之材。《新序·杂事第五》:“君尤贵之,以其所从来远也。臣请鸿鹄举矣。”
判若鸿沟判:区别;鸿沟:古代运河,在今河南省,秦末是楚汉分界的一条河,比喻事物的界线。形容界限很清楚,区别很明显。西汉 司马迁《史记 高祖本纪》:“项羽恐,乃与汉王约,中分天下,割鸿沟而西者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
轻如鸿毛鸿毛:大雁的毛。比大雁的毛还要轻。比喻非常轻微或毫无价值。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趣异也。”
飞鸿踏雪鸿:大雁。大雁踩过的雪地。比喻往事所遗留下来的痕迹。亦作“雪泥鸿爪”、“飞鸿印雪”、“飞鸿雪爪”。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诗:“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鸿爪春泥同“鸿爪雪泥”。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一:“苕生乃寄余诗云:‘鸿爪春泥迹偶存,三生文字系精魂。’”
鸿离鱼网鸿:鸿雁;离:通“罹”,遭受。张网捕鱼,捉到的是鸿雁。比喻得到的不是自己想要的或无端受害。清·黄遵宪《已亥杂诗》:“鸿离鱼网惊相避,无信凭谁寄与渠。”
鱼沉鸿断同“鱼沉雁杳”。明·王玉峰《焚香记·饯别》:“又恐鱼沉鸿断,阻隔云山,衔悲饮泪有万千。”
附骥攀鸿攀:攀附;鸿:天鹅。比喻依附他人以成名。汉·王褒《四子讲德论》:“夫蚊虻终日经营,不能越阶序,附骥尾则涉千里;攀鸿翮则翔四海。”
轻于鸿毛鸿毛:大雁的毛。比大雁的毛还要轻。比喻非常微小或毫无价值。西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太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飞鸿冥冥鸿:鸿雁;冥冥:高远。大雁飞向远空。比喻隐者远走高飞,全身避害。宋·辛弃疾《哨遍》:“问谁知,几者动之微,望飞鸿冥冥无际。”
鸿稀鳞绝比喻音信极少。汉 蔡邕《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断雁孤鸿鸿:鸿雁。离了群的孤独大雁。比喻孤身独处,多指未成婚的男子。明·张凤翼《红拂记·杨公完偶》:“徐生,你一向断雁孤鸿,可曾寻偶否?”
泰山鸿毛比喻轻重相差极大。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群鸿戏海鸿:鸿雁;海:指大湖。象许多飞鸿在大湖里游戏一样。形容书法遒劲灵活。唐·张彦远《法书要录》:“王羲之书如群鸿戏海。”
轻若鸿毛见“轻于鸿毛”。《晋书·皇甫谧传》:“轻若鸿毛,重若泥沉,损之不得,测之愈深。”
鸿案鹿车鸿案:《后汉书·梁鸿传》载有梁鸿之妻举案齐眉的故事,后用以指夫妻相敬如宾。鹿车:《后汉书·鲍宣妻传》载有鲍宣与妻共驾鹿车归乡的故事,后用以指夫妻同甘共苦。比喻夫妻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体贴,同甘共苦。鸿案:《后汉书·梁鸿传》载有梁鸿之妻举案齐眉的故事,后用以指夫妻相敬如宾。鹿车:《后汉书·鲍宣妻传》载有鲍宣与妻共驾鹿车归乡的故事。后用以指夫妻同甘共苦。
鸿门宴鸿门:地名,今陕西临潼东北。指不怀好意的宴请或加害客人的宴会。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
雪鸿指爪同“雪泥鸿爪”。明·王世贞《与徐子与书》:“雪鸿指爪,又未知竟落何地也。”
哀鸿满路哀鸿:哀鸣的鸿雁,比喻灾民。比喻到处都是流离失所、呻吟呼号的饥民。清 洪昇《长生殿 收京》:“流离百室,哀鸿满路悲戚。”
枕中鸿宝《汉书·刘向传》:“上(宣帝)复兴神仙方术之事,而淮南有枕中《鸿宝》、《苑秘书》。书言神仙使鬼物为金之术,及邹衍重道延命方,世人莫见。”颜师古注:“《鸿宝》、《苑秘书》,并道术篇名。臧在枕中,言常存录之不漏泄也。”后泛指珍秘的书籍。《汉书·刘向传》:“上(宣帝)复兴神仙方术之事,而淮南有枕中《鸿宝》、《苑秘书》。书言神仙使鬼物为金之术,及邹衍重道延命方,世人莫见。”颜师古注:“《鸿宝》、《苑秘书》,并道术篇名。臧在枕中,言常存录之不漏泄也。”
鸿翔鸾起如鸿雁高翔,如凤鸾振起。比喻奋发有为,仕途得意。
鸿篇巨着见“鸿篇钜制”。
龙跃鸿矫喻高举远逝。明·王世贞《说部》:“东方朔、阮籍其善处难者乎?既弗能避,又弗欲免,曷不龙跃鸿矫哉?”
鸿隐凤伏比喻贤才不遇。清·蒲松龄《贺章丘县周素心入泮序》:“尽当鸿隐凤伏,斥鷃得而笑之,而不知一朝奋迹,阊阖可叫而开不难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