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有关辞的成语

有关辞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辞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与世长辞世:人世;长:永远;辞:辞别;告别。和人世永远告别。是死的委婉语。汉 张衡《归田赋》:“追渔父以同嬉,超埃尘以遐逝,与世事乎常辞。”
辞简意足简:简要;足:充实,完备。文词简要而内容充实。元·白珽《湛园静语·叶水心》:“如此数卷,辞简意足,一坐骇然。”
义不容辞义:道义;容:允许。辞:推辞。道义上不允许推辞。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七:“承姑丈高谊,小婿义不容辞。”
辞喻横生横生:横逸而出。言辞生动,横逸而出。汉·王充《论衡·物势篇》:“亦或辩口利舌,辞喻横生为胜,或诎弱缀帢。”
淫辞邪说夸大失实的言论,荒谬的学说。《孟子·滕文公下》:“头先圣之道,距杨、墨,放淫辞邪说者不得作。”
善为说辞说辞:讲话。形容很会讲话。后指替人说好话。《孟子·公孙丑上》:“宰我、子贡善为说辞。”
辞穷理尽辞:文辞;穷:完,尽。无话可说,无理可辩。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怀州玄泉第二世和尚》:“僧问:‘辞穷理尽时如何?’师曰:‘不入理岂同尽。”
不辞劳苦辞:推辞。虽然劳累和辛苦也不推辞。形容工作勤奋努力。也作“不辞辛苦”。唐 牛肃《纪闻 吴保安》:“今日之事,请不辞劳苦。”
辞严意正同“辞严义正”。宋·欧阳修《读张李二生文赠石先生》诗:“辞严意正质非俚,古味虽淡醇不薄。”
便辞巧说指牵强附会、巧为立说。《汉书·艺文志》:“便辞巧说,破坏形体,说五字之文,至于二三万言。”
辞不获命谓辞谢而未获允许。《庄子·天地》:“鲁君谓葂也曰:‘请受教。’辞不获命,既已告矣,未知中否。”
理不胜辞道理不能胜过文辞。指由于不善于推理立论,尽管文辞丰富多彩,道理并不充分。
悖言乱辞指胡言乱语。《公孙龙子 白马论》:“以黄马为非马,而以白马为有马,此飞者入池,而棺椁异处,此天下之悖言乱辞也。”
利喙赡辞谓口齿伶俐,辞令优美。唐·皇甫枚《三水小牍·王知古》:“睹其利喙赡辞,不觉前席。”
泰山不辞土壤,故能成其高泰山不排除细小的土石,所以能那么高。比喻人度量大,能包容不同的事物。太平天国·洪秀全《原道醒世训》:“是以泰山不辞土壤,故能成其高;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理过其辞过:超过。说理过甚而文采不足。南朝·梁·钟嵘《诗品》:“稍尚虚谈,于时篇什,理过其辞,淡乎寡味。”
不辞而别辞:告辞;别:离别。没有打招呼;就离开了;或悄悄地溜走了。也作“不辞而行”、“不告而别”。老舍《不成问题的问题》:“于是,大家想不辞而别。”
辞巧理拙文辞虽然浮华,但不能阐明道理。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诸子》:“公孙之白马孤犊,辞巧理拙,魏牟比之鸮鸟,非妄贬也。”
假以辞色指好言好语、和颜悦色地对待。明 归有光《沈贞甫墓志铭》:“贞甫为人伉厉,喜自修饰,介介自持,非其人未尝假以辞色。”
辞不达义说话写文章不能确切地表达意思。语本《仪礼·聘礼》:“辞多则史,少则不达,辞苟足以达义之至也。”语出《仪礼·聘礼》:“辞多则史,少则不达,辞苟足以达义之至也。”
含糊其辞糊:不明确;不清晰;辞:也作“词”;言辞。指话说得含含糊糊;不清楚;不明确。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57回:“二人先受岸贾之嘱,含糊其词,不肯替赵氏分辨。”
玄辞冷语玄妙冷隽的言辞。明·文璧《<南濠居士诗话>序》:“玄辞冷语,用以博见闻资谈笑而已,奚史哉?”
在所不辞辞:推辞。表示全部接受;决不推辞。邹韬奋《经历》:“只须能尽我的微薄的力量,推进或促成这个主张的实现,任何个人的艰险,是在所不辞的。”
辞多受少辞:推辞掉。受:接受。推辞不受的多而接受的少。《周书 裴文举传》:“宪矜其贫窭,每欲资给之。文举恒自谦逊,辞多受少。
恶言詈辞中伤辱骂的言辞。宋·王观国《学林·冰》:“愈独判二年,日与宦者为敌,相伺候罪过,恶言詈辞,狼藉公牒。”
辞严气正犹言辞严义正。《宋史·孙长卿楚建中等传论》:“建中雅量却敌,辞严气正,尤为厅伟。”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要想加罪于人,不愁找不到罪名。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十年》:“不有废也,君何以兴?欲加之罪,其无辞乎?”
情见乎辞见:通“现”;乎:于。情感表现在言辞当中。《易·系辞下》:“爻象动乎内,吉凶见乎外,功业见乎变,圣人之情见乎辞。”
游辞浮说游:虚浮不实。虚浮不实的议论。《晋书·范汪传》:“王何蔑弃典文,不遵礼度,游辞浮说,波荡后生,饰华言以翳实,骋繁文以惑世。”
一辞同轨犹众口一词。所有的人都说同样的话。《韩非子 八奸》:“此皆俱进俱退,皆应皆对,一辞同轨以移主心者也。”又《内储说上》:“今群臣无不一辞同轨乎季孙者,举鲁国尽化为一,君虽问境内之人,犹不免于乱也。”
辞严义正辞:言词,语言。义:道理。言辞严厉,义理正大。宋 张孝祥《明守赵敷文》:“欧公书岂惟翰墨之妙,而辞严义正,千载之下,见者兴起,某何足以辱公此赐也哉。
振振有辞振振:理直气壮的样子。形容自以为理由充分,说个没完。巴金《探索集 究竟属于谁?》:“这些人振振有辞、洋洋得意,经常发号施令,在大小会上点名训人。”
辞严谊正同“辞严义正”。元·刘壎《隐居通议·诗歌六》:“蕃武忠君爱国,辞严谊正,不暇自恤,枚蹈危机,其失在于疏尔。”
游辞巧饰用没有根据的话多方掩饰。《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评》:“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
传闻异辞传闻:原指久远的事,后指听来的传说;异辞:原指措词有所不同,后指说法不一致。指传说不一致。《公羊传·隐公元年》:“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异辞。”
卑辞重币卑:谦恭;重:厚;币:礼物。说谦虚的话,送厚重的礼。形容对人有所求。西汉 司马迁《史记 范睢蔡泽列传》:“齐惧,必卑辞重币以事秦。”
不谋同辞指事前没有商量而意见完全一致。《后汉书 祭祀志上》:“群下百僚,不谋同辞。”
过甚其辞话说得超过了实际。郭沫若《反正前后》第一篇三:“说来恐怕有些人不大肯信,以为我是过甚其辞。”
一言半辞见“一言半语”。《史记·魏公子列传》:“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我岂有所失哉!”
众口一辞许多人都说同样的话,看法或意见一致。宋 欧阳修《濮议》卷四:“众口一辞,纷然不止。”
义正辞严义:道理;辞:言辞。理由正当充足;言辞严正有力。宋 张孝祥《明守赵敷文》:“欧公书岂惟翰墨之妙,而辞严义正,千载之下,见者兴起,某何足以辱公此赐也哉!”
大肆厥辞大肆:毫无顾忌。厥:其,他的。铺张辞藻,大展文才。明·刘基《〈宋景濂学士文集〉序》:“先生不分至高,极天下之书无不尽读,以其所蕴,大肆厥辞。其气韵沉雄如淮阴出师,百战百胜,志不少慑。”
不以辞害志辞:文辞;志:作品的思想内容。不因为只顾文辞而损害了对内容的理解。指写文章不要只追求修辞而忽略文章的立意。战国 邹 孟轲《孟子 万章上》:“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
不能赞一辞赞:赞助;赞一辞:添一句话。提不出一点意见。形容文章非常完美。《史记·孔子世家》:“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
口谐辞给谓言辞诙谐敏捷。东汉·班固《汉书·东方朔传》:“上以朔口谐辞给,好作问之。”
谩辞哗说谎言乱语。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今君王国于会稽,穷于入吴,言悲辞苦……而君王何为谩辞哗说,用而相欺,臣诚不取。”
片语只辞犹片言只字。少量的文字。易宗夔《〈新世说〉序》:“酷嗜临川王之书,以彼片语只辞别具炉锤,自甘吻颊,非凡响所能及耳。”
辞简意赅简:简练;赅:完备。言辞简练,意思完备。《清史稿·刑法制》:“诸臣以律文昉自《唐律》,辞简意赅,易致舛讹。”
辞金蹈海比喻不慕富贵,慷慨有气节。《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载:战国时,秦军围赵都邯郸,齐人鲁仲连以利害进说赵魏大臣,劝阻尊秦昭王为帝,并表示若秦王为帝,则自己将蹈东海而死。秦军退后,赵平原君以千金谢之,鲁仲连却不受,以为为人排难解纷而取酬,是商贾之事。
水火不辞见“水火不避”。西汉·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兵既整齐,王可试下观之,唯王所欲用之,虽赴水火犹可也。”
属辞比事原指连缀文辞,排比事实,记载历史。后泛称作文纪事。《礼记·经解》:“属辞比事,《春秋》教也。”
烦言碎辞形容文词杂乱、琐碎。《汉书·刘歆传》:“分文析字,烦言碎辞。”
一诺无辞一口答应,没有二话。清·张南庄《何典》第四回:“再没有再荐便宜的了,如何不肯?一诺无辞,就同六事鬼去拣了一个黄道好日。”
同然一辞犹异口同声。指大家说得都一样。唐·韩愈《讳辩》:“听者不察也,和而唱之,同然一辞。”
万口一辞千千万万人说同样的话。比喻意见一致。唐 孙樵《武皇遗剑录》:“群疑胶牢,万口一辞。”
丽句清辞见“丽句清词”。
浮语虚辞指大话、空话。《东观汉记 隗嚣传》:“吾年已三十余,在兵中十岁,所更非一,厌浮语虚辞耳。”
万死不辞即使死一万次也决不推辞。表示愿意拼死效劳。辞:推辞。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回:“但有使令,万死不辞!”
夸大其辞见“夸大其词”。孙犁《谈作家的立命修身之道》:“我从来不好夸大其辞。”
辩口利辞辩口:口才好,善于辩论。指能言善辩,伶牙俐齿。汉 班昭《女诫》:“妇言,不必辩口利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