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有关眼的成语
有关眼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眼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眼泪洗面 | 泪流得很多,冲洗着脸面。形容非常悲伤,泪流不止。 | 宋·陆游《避暑漫抄》:“又韩玉汝家,有李国主归朝后与金陵旧宫人书云:‘此中日夕,只以眼泪洗面。’” |
杀人不眨眼 | 本来是禅宗用语。杀人连眼睛都不眨一下。形容嗜杀成性;极端的暴虐凶残。 |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第11卷:“汝不闻杀人不眨眼将军乎?” |
眼空一世 | 整个时代的人都不放在眼里。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1卷:“腹饱万言,眼空一世。” |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 眼红:激怒的样子。仇敌碰在一起,彼此更加激怒。 | 谢扶民《壮族人民优秀的儿子韦拔群》:“仇人相见,分外眼红,于是双方的随员就对打起来了。” |
安眉带眼 | 长了眉毛,有了眼睛。意思是同样是一个人。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28回:“你也是安眉带眼的人,直须要我开口说。” |
泪眼愁眉 | 带泪的眼,发愁的眉。形容极为痛苦哀伤的样子。 |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留恋你,别无意,见据鞍上马,阁不住泪眼愁眉。” |
一板一眼 | 板;眼:民族音乐和戏曲中的节拍;比喻做事有条理;合规矩;不马虎。也比喻做事死板;不知灵活变动。 | 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第二卷第九章:“望着季交恕,一板一眼地说。” |
肉眼惠眉 | 比喻见识浅陋。 | |
眉开眼笑 | 眉头舒展;眼含笑意。形容十分高兴的样子。 |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50回:“大盗一面看着,只喜的眉开眼笑。” |
耳听是虚,眼见为实 | 虚:虚假。听到的不足信,亲眼看到的才真实可靠。 | 《星火燎原 跨上新的高度》:“那时我还缺乏理解,但是也晓得大部分同志习惯于‘耳听是虚,眼见为实’,‘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
小心眼儿 | 指气量狭小,或指有小心计。 |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47回:“我知道你只是贪懒,那有这些小心眼儿。” |
手眼通天 | 比喻办法多,手段高明。 | 老舍《四世同堂》:“这并不是她相信丈夫的能力,而是相信她自己的手眼通天。” |
哭眼擦泪 | 哭着诉说或控诉,形容哭哭啼啼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40回:“再说大喜的事,这么哭眼擦泪的,是为什么呢?” |
死眉瞪眼 | 形容呆滞,表情冷漠。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10回:“偏偏那日人来的多,里头的人都死眉瞪眼的。凤姐只得在那里照料了一会子。” |
鳄鱼眼泪 | 鳄鱼:一种生性凶残,捕食人、畜的爬行动物。传说鳄鱼在吞食人畜时,边吃边流眼泪。比喻恶人的假慈悲。 | 司马文森《风雨桐江》第14章:“‘她也是他们一伙的,别以为她会哭,哭的多伤心呀,’她想,‘那不过是鳄鱼的眼泪罢了!’” |
肉眼愚眉 | 比喻见识浅陋。 | 元 高文秀《黑旋风》第三折:“畅道天理难欺,人心怎昧,则他这肉眼愚眉,把一个黑旋风爹爹敢来也认不得。” |
观眉说眼 | 指看人家脸色。 |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62回:“这丫头绣春,我教你大娘寻家儿人家,你出身去罢,省的观眉说眼在这屋里,教人骂没主子的奴才。” |
目知眼见 | 亲眼所见。形容熟悉了解。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0卷:“放着恁般目知眼见的倒不嫁,难道到在那些酒包饭袋里去搜觅?” |
眼花缭乱 | 缭乱:纷乱。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事物而发花、迷乱。 |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似这般可喜娘的庞儿罕曾见,则着人眼花撩乱口难言,魂灵儿飞在半天。” |
仇人见面,分外眼红 | 眼红:激怒的样子。仇敌碰在一起,彼此更加激怒。 | 赖传珠《模范红五团的新荣誉》:“真是仇人见面,分外眼红。” |
祸在眼前 | 灾祸就在眼前。指灾祸马上要发生 | |
大开眼界 | 开:扩展;眼界:眼睛看到的范围。开阔视野;大长见识。 | 唐 李濬《松窗杂录 楚儿》:“光业马上取笔答之曰:‘大开眼界莫言冤’。” |
吹胡子瞪眼 | 形容很生气的样子。 | 刘绍棠《渔火》第一章三:“这个挨了骂的司务长恼羞成怒,吹胡子瞪眼,在桥上张牙舞爪。” |
肉眼凡夫 | 肉眼:佛经中说有,天、肉慧、法佛五眼,肉眼为肉身之眼,也泛指俗眼;凡夫:指凡人。指尘世平常的人。 | 元 范子安《竹叶舟》第一折:“这都是神仙骨,不似你肉眼凡夫。” |
天低吴楚,眼空无物 | 吴楚:泛指长江中下游。原指登上南京城,一眼望去,越远越觉得天下垂,除见苍天之外,空无所有。现也比喻一无所见。 | 元·萨都刺《念奴娇·登石头城》词:“石头城上,望天低吴楚,眼空无物。” |
眼穿心死 | 眼穿:望眼欲穿;心死:心如死灰。眼睛望穿,心也死了。形容殷切的盼望落空而极度失望。 | 唐 杜甫《喜达行在所三首》诗:“西忆岐阳信,无人遂却回。眼穿当落日,心死着寒灰。” |
开阔眼界 | 指对事物的看法不要太拘束,局限于狭隘的范围内,眼光要放宽。 | |
眉来眼去 | 形容以眉目传情。多用于男女情爱。也比喻坏人之间勾勾搭搭。 | 宋 辛弃疾《满江红 赣州席上呈太守陈季陵侍郎》:“落日苍茫,风才定,片帆无力。还记得,眉来眼去,水光山色。” |
眼去眉来 | 形容用眉眼传情。多指不正当地勾搭。 | 元·白朴《墙头马上》第二折:“说与你个聪明的奶奶,送春情是这眼去眉来。” |
反眼不识 | 翻脸不认人。 | 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 |
云心鹤眼 | 比喻高远的处世态度。 | 唐·白居易《酬杨八》诗:“君以旷怀宜静境,我因蹇步称闲官。闭门足病非高士,劳作云心鹤眼看。” |
贵人眼高 | 贵人:地位显贵的人;眼高:藐视一切。指地位高贵的人瞧不起他人。 | 鲁迅《故乡》:“忘了?这真是贵人眼高……” |
眼空四海 | 形容自高自大,什么都看不见。 | 明 李贽《答耿司寇书》:“渠眼空四海,而又肯随人脚跟走乎?” |
独具慧眼 | 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形容眼光敏锐,见解高超,能作出精细判断。 | 丰子恺《谈自己的画》:“只有孩子们保住天真,独具慧眼,其言行多足供我欣赏者。” |
合眼摸象 | 闭着眼睛摸象。比喻盲目行事。 |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山谷上》:“山谷云:‘诗词高胜,要从学问中来。后来学诗者,虽时有妙句,譬如合眼摸象,随所触体得一处。’” |
鼻青眼紫 | 鼻子发青,眼圈发紫。形容脸部伤势严重。 | 张石山《甜苣儿》:“果然,没隔几天,场里打麦子的时候,四黑牛找个碴儿,劈头盖脑地把甜苣儿打个鼻青眼紫。” |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 大处:事物的主要部分;着眼:观察。既要从长远观点去考虑问题,也要从具体事情去做。 | 李欣《潜移默化》:“移风易俗,是一个历史时期的任务,必须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
直眉瞪眼 | 形容发脾气或发呆的样子。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62回:“连司棋也都气了个直眉瞪眼。” |
两眼一抹黑 | 瞎眼。比喻对周围情况一无所知。 | 王朔《一点正经没有》:“两眼一抹黑两耳不闻窗外事就在文学本体上倒腾先谓语后主语光动词没名词一百多句不点标点看晕一个算一个!” |
铺眉苫眼 | 装模作样。 | 元 关汉卿《裴度还带》第一折:“一个个铺眉苫眼,妆些像态。” |
横挑鼻子竖挑眼 | 比喻百般挑剔。 | 老舍《龙须沟》第三幕:“他横挑鼻子竖挑眼,倒好像他立下汗马功劳,得由我跪接跪送才对。” |
耳聋眼瞎 | 指因突然遭到强烈刺激而耳朵变聋,眼睛变瞎。 | 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六回:“那个昏大官人就像耳聋眼瞎的一般。” |
仇人相见,分外眼明 | 指当敌对的双方相逢时,彼此对对方都格外警觉和敏感。 | 明 施耐庵《水浒传》六十八回:“燕青牵了那匹千里龙驹,径到大寨。宋江看了大喜,仇人相见,分外眼明。” |
望眼将穿 | 见“望眼欲穿”。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八卷:“妻父母望眼将穿,既蒙壮士厚恩完聚,得早还家为幸。” |
眼明心亮 | 心里明白,眼睛雪亮。形容看问题敏锐,能辨别是非。 | |
眼笑眉飞 | 形容极度高兴。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只乐得他手舞足蹈,眼笑眉飞。褚一官等在旁看了,也自欢喜。” |
眼里揉不下沙子 | 比喻对坏人坏事不能容忍。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9回:“奶奶宽洪大量,我却眼里揉不下沙子去。” |
别具慧眼 | 慧:聪明;有才智。具有独到眼光;高明的见解。 | 宋 叶寘《爱日斋丛钞》:“(杨万里)又有《送彭元忠》诗:‘近来别具一只眼,要踏唐人最上关。’” |
耳闻眼睹 | 闻:听见;睹:看见。亲耳听到,亲眼看见 | 元 秦简夫《东堂老》楔子:“老夫耳闻眼睹,非止一端,因而忧闷成疾。” |
开眉展眼 | 高兴愉快的样子。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十五回:“若是有识我们的,水里水里去,火里火里去,若能够受用得一日,便死了开眉展眼。” |
贼眉鼠眼 | 形容神情鬼鬼祟祟。 | 老舍《赵子曰》:“‘你没看见李景纯吗?’武端贼眉鼠眼的问:‘他来,她就不能来!’” |
眉花眼笑 | 形容非常高兴、兴奋的样子。 |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回:“孙悟空在旁闻讲,喜得他抓耳挠腮,眉花眼笑。” |
吹胡子瞪眼睛 | 形容生气、发怒的样子。 | 清·无名氏《刘公案》第100回:“随州的差役到他家催钱粮,也照着催别的百姓那么一样,下来咧,吹胡子瞪眼睛的。” |
擦亮眼睛 | 保持高度的警觉,不被蒙骗。 | 浩然《艳阳天》第42章:“他要大家擦亮眼睛,看清方向,稳住心思,不要被一时风吹草动迷糊住。” |
眼高手低 | 眼高:眼界高;手低:指办事能力低。形容要求的标准高;但实际工作能力低。 | 清 陈确《与吴仲木书》:“譬操觚家一味研穷休理,不轻下笔,终是眼高手生,鲜能入彀。” |
佛眼佛心 | 比喻善意看待别人。 | 孙梨《白洋淀纪事·光荣》:“你还是佛眼佛心,把人全当成好人。” |
鼻青眼乌 | 鼻子发青,眼圈发黑。形容脸部伤势严重。 | 古华《水酒湾纪事》:“若不趁早回头……肯定有跌大跤子、鼻青眼乌的时侯。” |
眼观四路,耳听八方 | 形容人机智灵活,遇事能多方观察分析。 | 清·文康《新儿女英雄传》:“强盗的本领,讲的是观六路,耳听八方。” |
醉眼朦胧 | 朦胧:模糊不清。形容醉后两眼模糊不清的样子。 | 宋·苏轼《杜介送鱼》:“醉眼朦胧觅归路,松江烟雨晚疏疏。” |
眼中钉,肉中刺 | 眼睛里面的疔疮,肌肉中的刺。比喻心目中最痛恨、最讨厌的人。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2回:“我们娘儿俩今儿一齐死给他看!替他拔去眼中钉,肉中刺,好等他们来过现成日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