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有关祸的成语

有关祸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祸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祸绝福连指灾祸消失,好运接连不断。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四十二卷:“万神即时倒,合会琼羽门。使令散祸,祸绝福连。上寝玉堂,世受名仙。”
齿牙为祸齿牙:比喻谗言。指谗言拨弄,造成灾祸。《史记 晋世家》:“初,献公将伐骊戎,人曰:'齿牙为祸。'及破骊戎,获骊姬,爱之,竟以乱晋。
祸乱滔天形容灾祸、战乱极其严重,天下动荡不安。《晋书·惠帝纪》:“祸乱滔天,奸逆仍起,至乃幽废重宫,宗庙纪绝。”
直言贾祸直:坦率、直爽;贾:买,引伸为招致。指说话坦率的人会惹祸。先秦 左丘明《左传 成公十五年》:“子好直言,必及于难。”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指幸运事不会连续到来,祸事却会接踵而至。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十七回:“宋江听罢,扯定两个公人说道:“却是苦也!正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祸国误民祸:祸害;误:误导,耽误。指危害国家,误导人民。邓小平《党在组织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的迫切任务》:“精神污染的危害很大,足以祸国误民。”
福善祸淫指行善的得福,作恶的受祸。《尚书 汤诰》:“天道福善祸淫。”孔传:“政善,天福之;淫过,天祸之。”
罪魁祸首作恶犯罪的头子(魁、首:头目)。指坏事的根子。明 郑若庸《玉玦记 索命》:“虽是虔婆杀我,娟奴是祸首罪魁,追了他去。”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比喻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老子》第五十八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市怨结祸市:买,换取;祸:灾祸。换取怨恨,结下祸根。西汉·司马迁《史记·苏秦列传》:“且大王之地有尽而秦之求无已,以有尽之地而逆无己之求,此所谓市怨结祸者也。”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暂时祸福不测:料想不到。比喻有些灾祸的发生,事先是无法预料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回:“李足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暂时祸福’,你怎么就保得无事?”
怨府祸梯怨府:怨恨集中的处所;祸梯:导致祸害的途径。指人成天沉浸在怨恨之中,成为致祸的根由。西汉·司马迁《史记·赵世家》:“毋为怨府,毋为祸梯。”
祸不单行祸:灾难;行:到来。灾祸的到来不只是一次。指不幸的事接二连三地到来。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15回:“这才是福无双降,祸不单行。”
祸起隐微隐微:隐蔽细小的地方。指灾祸往往萌发于隐蔽细小的地方。宋·王曾《谏作玉清昭应宫》:“圣人贵于谋始,智者察于未形。祸起隐微,危生安逸。”
祸国殃民祸、殃:带来灾难;使受损害。危害国家;残害人民。章炳麟《正学报缘起 例言》:“如去岁兖州之变,西报指斥疆臣,谓其祸国殃民,肉不足以啖狗彘。”
亡猿祸木《渊鉴类函》卷四三二引《汀州志》:“唐大历中,有猴数百集古田杉林中,里人欲伐木杀之。中一老猴忽跃去近邻一家纵火焚屋。里人惧,亟走救火,于是群猴脱去。”后因以“亡猿祸木”喻欲损人反而害己的行为。《渊鉴类函》卷四三二引《汀州志》:“唐大历中,有猴数百集古田杉林中,里人欲伐木杀之。中一老猴忽跃去近邻一家纵火焚屋。里人惧,亟走救火,于是群猴脱去。”
祸在眼前灾祸就在眼前。指灾祸马上要发生
全身远祸全:保全。保全自身,远离祸害。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9回:“把你尊翁的骸骨,遣人送到故乡,你母女自去全身远祸。”
祸从口出灾祸从讲话中引出。指说话不慎就会招来灾祸。晋 傅玄《口铭》:“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指福祸互为因果,互相转化。《老子》第五十八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幸灾乐祸指人缺乏善意;在别人遇到灾祸时感到高兴。幸:高兴;乐:欢喜。南北朝 颜之推《颜氏家训 诫兵》:“若居承平之世,睥睨宫阃,幸灾乐祸,首为逆乱。”
利灾乐祸见到别人遭受灾祸反而高兴。宋·文天祥《吊五木》诗序:“张提军隔岸,不发一矢,有利灾乐祸之心。”
祸首罪魁首:头目;魁:首领。犯罪作恶的首罪者。明·郑若庸《玉玦记·索命》:“虽是虔婆杀我,娟奴是祸首罪魁,追了他去。”
祸结兵连结:相联;兵:战争;连:接连。战争接连不断,带来了无穷的灾祸。《汉书·匈奴传》:“虽有克获之功,胡辄报之,兵连祸结,三十余年。”
福无双降,祸不单行降:降临。福不会接连而来,祸灾却会接踵而至。明·吴承恩《西游记》第15回:“这才是福无双降,祸不单行。我才脱了天条死难……又撞着这般恶魔,他来害我!”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不测:料想不到。比喻有些灾祸的发生,事先是无法预料的。元·无名氏《合同文字》第四折:“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那厮恰才无病。怎生下在牢里便有病?张千,你再去看来。”
以德追祸指上对下施恩不当,适以招来祸患。《韩非子 用人》:“故明主除人臣之所苦而立人主之所乐,上下之利莫长于此。不察私门之内,轻虑重事,厚诛薄罪,久怨细过,长侮偷快,数以德追祸,是断手而续以玉也,故世有易身之患。”
祸福无常指祸与福没有固定不变的常规。明·孙梅锡《琴心记·长门望月》:“祸福无常,忧喜难定,圣上一日心悔,娘娘便荣还,何苦悲凄。”
吉凶祸福吉祥、不幸、灾祸、幸福。《三国志 吴志 太史慈传》:“是为吉凶祸福等耳,吾不独受此罪。”
兵连祸结兵:指战争;结:相连。指战争连年不断;灾祸持续相结。东汉 班固《汉书 匈奴传下》:“汉武帝选将练兵,约赍轻粮,深入远戍,虽有克获之功,胡辄报之;兵连祸结,三十馀年。”
因祸为福变坏事为好事。西汉 司马迁《史记 苏秦列传》:“智者举事,因祸为福,转败为功。”
祸福惟人是祸是福均取决于人自身的所作所为。亦作“祸福由人”。参见“祸福同门”。唐·杨炯《从弟去溢墓志铭》:“阴阳为道,大道无亭毒之心;祸福惟人,圣人有抑扬之教。”亭毒,养育。
遗祸无穷谓留下祸害没有穷尽。宋·张元幹《跋〈了堂先生文集〉》:“已而子婿兄弟表里祖述,遗祸无穷。”
毋望之祸指平白无故受到的灾祸或损害。同“无妄之祸”。《史记 春申君传》:“朱英谓春申君曰:‘世有毋望之福,又有毋望之祸。’”
无妄之祸犹无妄之灾。指平白无故受到的灾祸或损害。《战国策 楚策四》:“世有无妄之福,又有无妄之祸。今君处无妄之世,以事无妄之主,安不有无妄之人乎。”《晋书 戴若思传》:”自顷国遭无妄之祸,社稷有缀旒之危。“
泼天大祸泼天:形容极大。极大的祸害。清·无名氏《官场维新记》第九回:“那些人见已经撞下了泼天大祸,口里叫了一声不好,就舍了袁伯珍,争门夺路的奔出房间,直至大门之外,一哄而散。”
飞灾横祸意外的灾祸。宋 张君房《云笈七签》第54卷:“每日如此,魂不离人左右,飞灾横祸,恶鬼凶神,不能为害。”
恶积祸盈罪恶成堆,祸害满贯。形容罪大恶极。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北虏僭盗中原,多历年所,恶积祸盈,理至燋烂。”
幸反为祸幸:幸运,幸福;祸:灾祸,灾难。在一定条件下,幸福可以转为灾难。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遇合》:“任久不胜,则幸反祸。”
殃国祸家殃:造祸为害。使国家家庭受到祸害。南朝·梁·萧衍《净业赋》:“前轮折轴,后车覆轨,殃国祸家,亡身绝祀。”
恶稔祸盈稔:成熟;盈:满,指到了极点。罪恶积蓄成熟,像钱串已满。形容作恶多端,末日来临。《周书 武帝纪》:“伪齐违信背约,恶稔祸盈。”
杀身之祸自身性命遭杀害的大祸。清·李汝珍《镜花缘》第57回:“那知轻举妄动,却有杀身之祸!”
萧墙祸起萧墙: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指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论语·季氏》:“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胡越之祸古代中原的胡国和越国之间经常发生战事,因此用“胡越之祸”来比喻战祸。《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是胡越起于毂下,而羌夷接轸也,岂不殆哉。”
移祸于人把祸害转嫁到别人身上。清·无名氏《刘公案》第21回:“移祸于人,此井又是官井,真真的这个囚徒行事古怪!”
灾梨祸枣从前印书用梨木或枣木刻板。形容滥刻无用不好的书。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六:“至于交通声气,号召生徒,祸枣灾梨,递相神圣,不但有明末造,标榜多诬,即月泉吟社诸人,亦病未离乎客气矣。”
祸稔恶积犹言祸盈恶稔。谓长期作恶犯罪,罪恶深重。明·刘基《郁离子·灵丘丈人》:“至于祸稔恶积,不得已而诛之,是以恩为阱也。”
兵连祸接指战事、灾祸连续不断。孙中山《诰诫东江叛军通令》:“数年以来,闽、粤、湘生民涂炭,曹吴二贼,实为祸首,近复启衅浙奉,兵连祸接,本大元帅已明令诸将出师北伐。”
福不重至,祸必重来福不会接连而来,祸灾却会接踵而至。汉·刘向《说苑·权谋》:“往年秦拔宜阳,明年大旱,民饥。不以此时恤民之急也,而顾反益奢。此所谓福不重至,祸必重来也。”
无须之祸《三国志·魏志·袁绍传》:“扞绍呴遂勒兵捕诸阉人,无少长皆杀之,或有无须而误死者。”后以“无须之祸”谓无辜受累而遭祸。《三国志·魏志·袁绍传》:“扞绍呴遂勒兵捕诸阉人,无少长皆杀之,或有无须而误死者。”
飞殃走祸同“飞来横祸”。
福倚祸伏指福祸互为因果,互相转化。《老子》第五十八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祸乱相寻寻:连续不断而来。祸患战乱接连不断地发生孙中山《心理建设》第六章:“此所以祸乱相寻,江河日下,武人专横,政客捣乱,而无法收拾也。”
大祸临头临:光临。即将发生大灾祸。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26回:“做官到了三品时,就要急流勇退,不然就有大祸临头。”
祸从天降祸:祸害;灾难;降:落下来。灾祸从天上落下来。比喻意外的灾祸突然到来。元 李好古《张生煮海》第三折:“则为那窈窕娘,不招你个俊俏郎,弄出这一番祸从天降。”
横殃飞祸横:意外的。指意外的、平白无故的灾祸。晋·葛洪《抱朴子·遐览》:“其经曰:家有三皇文,辟邪恶鬼、温疫气、横殃飞祸。”
不测之祸测:估计。估计不到的灾祸,多指死亡。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秦始皇九年》:“妾赖天而有男,则是君之子为王也。楚国尽可得,孰与身临不测之祸哉!”
祸乱交兴兴:起。灾祸和战乱交相兴起,天下不安。《周书·苏绰传》:“衰弊则祸乱交兴,淳和则天下自治。”
嫁祸于人嫁:转移。把灾祸转嫁给别人。《南史 阮孝绪传》:“答曰:‘己所不欲,岂可嫁祸于人。’乃焚之。”
祸起萧墙萧墙: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用作屏风。比喻家里、内部。祸乱从内部发生。先秦 孔子《论语 季氏》:“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